首页 男频 明朝的那些事儿 章节

1305-1312

推荐阅读: 魔道祖师爷 我怎么就火了呢 校花的贴身高手 诸天万界之超级黑店系统 重生日本之以剑称圣 一人纪录片:开局发现濒危北极狐 美漫世界的克拉克 都市圣医

13o5

吸取了以往一百多年里自己的祖辈与言官大臣斗争的丰富经验。万历没敢过早暴露目标绝口不提换人的事只是静静地等待时机成熟再把生米煮成熟饭。

可还没等米下锅人家就打上门来了而且还不是言官。

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内阁辅申时行上奏: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固千秋之基业。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自从郑贵妃生下朱常洵申时行就意识到了隐藏的危险。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想干什么。

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他也很清楚如果这么干了迎面而来的必定是史无前例的惊涛骇浪。从此朝廷将永无宁日。

于是他立即上书希望万历早立长子。言下之意是我知道你想干嘛但这事不能干你趁早断了这念头早点洗了睡吧。

其实申时行的本意倒不是要干涉皇帝的私生活:立谁都好又不是我儿子与我何干之所以提早打预防针实在是出于好心告诉你这事干不成早点收手免得到时受苦。

可是他的好学生似乎打定主意一定要吃苦收到奏疏只回复了一句话:

长子年纪还小再等个几年吧。

学生如此不开窍申时行只得叹息一声扬长而去。

但这一次申老师错了他低估了对方的智商。事实上万历十分清楚这封奏疏的隐含意义。只是在他看来皇帝毕竟是皇帝大臣毕竟是大臣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此即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一般说来没事上山找老虎玩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打猎一种是自尽。

话虽如此万历倒也不打无把握之仗在正式亮出匕之前他决定玩一个花招。

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万历突然下达谕旨:郑贵妃劳苦功高升任皇贵妃。

消息传来真是粪坑里丢炸弹分量十足。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群情激奋。

因为在后宫中皇贵妃仅次于皇后算第二把手。且历朝历代能获此殊荣者少之又少生下独子或在后宫服务多年。

按照这个标准郑贵妃是没戏的。因为她入宫不长且皇帝之前已有长子没啥突出贡献无论怎么算都轮不到她。

13o6

万历突然来这一招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先可以藉此提高郑贵妃的地位子以母贵母亲是皇贵妃儿子的名分也好办;其次还能借机试探群臣的反应。今天我提拔孩子他妈你们同意了后天我就敢提拔孩子。温水煮青蛙咱们慢慢来。

算盘打得很好可惜只是掩耳盗铃。

要知道在朝廷里混事的这帮人个个都不简单:老百姓家的孩子辛辛苦苦读几十年书考得死去活来进了朝廷再被踩个七荤八素这才修成正果。生肖都是属狐狸的嗅觉极其灵敏擅长见风使舵无事生非。皇帝玩的这点小把戏在他们面前也就是个笑话傻子才看不出来。

更为难得的是明朝的大臣们不但看得出来还豁得出去。第一个出头的是户部给事中姜应麟。

相对而言这位仁兄还算文明不说粗话也不骂人摆事实讲道理:

皇帝陛下听说您要封郑妃为皇贵妃我认为这是不妥的。恭妃先生皇长子郑妃生皇三子中间还有一个夭折了先来后到恭妃应该先封。如果您主意已定一定要封也应该先封恭妃为贵妃再封郑妃皇贵妃这样才算合适。

此外我还认为陛下应该尽早立皇长子为太子这样天下方才能安定。

万历再一次愤怒了这可以理解苦思冥想几天好不容易想出个绝招自以为得意没想到人家不买账还一言点破自己的真实意图实在太伤自尊。

为挽回面子他随即下令将姜应麟免职外放。

好戏就此开场。一天后吏部员外郎沈璟上书支持姜应麟万历二话不说撤了他的职。几天后吏部给事中杨廷相上书支持姜应麟沈璟万历对其撤职处理。又几天后刑部主事孙如法上书支持姜应麟沈璟杨廷相万历同志不厌其烦下令将其撤职配。

在这场斗争中明朝大臣们表现出了无畏的战斗精神:不怕降级不怕撤职不怕配。个顶个地扛着炸药包往上冲前仆后继人越闹越多事越闹越大。中央的官不够用了地方官也上书凑热闹搞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

然而事情终究还是办成了虽然无数人反对无数人骂仗郑贵妃还是变成了郑皇贵妃。

13o7

虽然争得天翻地覆但该办的事还是办了。万历十四年三月郑贵妃正式册封。

这件事情的成功解决给万历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自己想办的事情是能够办成的。

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然而此后在册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确实消停了整整消停了四年多。当然不闹事不代表不挨骂。事实上在这四年里言官们非常尽责。他们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皇帝不上朝并以此为契机在雒于仁等模范先锋的带领下继续奋勇前进。

但总体而言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旧。

直到这历史性的一天:万历十八年159o正月初一。

解决雒于仁事件后申时行再次揭开了盖子:

臣等更有一事奏请。

皇长子今年已经九岁朝廷内外都认为应册立为太子希望陛下早日决定。

在万历看来这件事比雒于仁的酒色财气疏更头疼于是他接过了申时行刚刚用过的铁锹接着和稀泥:

这个我自然知道我没有嫡子即皇后的儿子长幼有序。其实郑贵妃也多次让我册立长子但现在长子年纪还小身体也弱等他身体强壮些后我才放心啊。

这段话说得很有水平按照语文学来分析大致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先说自己没有嫡子是说我只能立长子;然后又讲长幼有序是说我不会插队但说来说去就是不说要立谁;接着又把郑贵妃扯出来搞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后语气一转得出结论:虽然我只能立长子不会插队老婆也没有干涉此事但考虑到儿子太小身体太差暂时还是别立了吧。

这招糊弄别人可能还行对付申时行就有点滑稽了和了几十年稀泥哪排得上你小子

于是申先生将计就计说了这样一句话:

皇长子已经九岁应该出阁读书了请陛下早日决定此事。

这似乎是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事实绝非如此因为在明代皇子出阁读书就等于承认其为太子申时行的用意非常明显:既然你不愿意封他为太子那让他出去读书总可以吧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关键。

13o8

万历倒也不笨他也不说不读书只是强调人如果天资聪明不读书也行。申时行马上反驳说即使人再聪明如果没有人教导也是不能成才的。

就这样两位仁兄从继承人问题到教育问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闹到最后万历烦了:

我都知道了先生你回去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只好回去了申时行离开了宫殿向自己家走去。

然而当他刚刚踏出宫门的时候却听到了身后急促的脚步声。

申时行转身看见了一个太监他带来了皇帝的谕令:

先不要走我已经叫皇长子来了先生你见一见吧。

十几年后当申时行在家撰写回忆录的时候曾无数次提及这个不可思议的场景以及此后那奇特的一幕终其一生他也未能猜透万历的企图。

申时行不敢怠慢即刻回到了宫中在那里他看见了万历和他的两个儿子皇长子朱常洛以及皇三子朱常洵。

但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并非这两个皇子而是此时万历的表情。没有愤怒没有狡黠只有安详与平和。

他指着皇长子对申时行说:

皇长子已经长大了只是身体还有些弱。

然后他又指着皇三子说道:

皇三子已经五岁了。

接下来的是一片沉默。

万历平静地看着申时行一言不。此时的他不是一个酒色财气的昏庸之辈不是一个暴跳如雷的使气之徒。

他是一个父亲一个看着子女不断成长无比欣慰的父亲。

申时行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他打破了沉默:

皇长子年纪已经大了应该出阁读书。

万历的心意似乎仍未改变:

我已经指派内侍教他读书。

事到如今只好豁出去了:

皇上您在东宫的时候才六岁就已经读书了。皇长子此刻读书已经晚了

万历的回答并不愤怒却让人哭笑不得:

我五岁就已能读书

申时行知道在他的一生中可能再也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劝服万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上前几步未经许可便径自走到了皇长子的面前端详片刻对万历由衷地说道:

皇长子仪表非凡必成大器这是皇上的福分啊希望陛下能够早定大计朝廷幸甚国家幸甚

万历十八年正月初一日在愤怒沟通争执后万历终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13o9

万历微笑地点点头对申时行说道:

这个我自然知道其实郑贵妃也劝过我早立长子以免外人猜疑我没有嫡子册立长子是迟早的事情啊。

这句和缓的话让申时行感到了温暖儿子出来了好话也说了虽然也讲几句什么郑贵妃支持没有嫡子之类的屁话但终究是表了态。

形势大好然而接下来申时行却一言不行礼之后便退出了大殿。

这正是他绝顶聪明之处点到即止见好就收今天先定调后面慢慢来。

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和谐的对话不但史无前例而且后无来者。争国本事件的严重性将远远出他的预料因为决定此事最终走向的既不是万历也不会是他。

谈话结束后申时行回到了家中开始满怀希望地等待万历的圣谕安排皇长子出阁读书。

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希望变成了失望到了月底他也坐不住了随即上疏询问皇长子出阁读书的日期。这意思是说当初咱俩谈好的事你得守信用给个准信。

但是万历似乎突然失忆啥反应都没有申时行等了几天一句话都没有等到。

既然如此那就另出新招几天后内阁大学士王锡爵上书:

陛下其实我们不求您立刻册立太子只是现在皇长子九岁皇三子已五岁应该出阁读书。

不说立太子只说要读书而且还把皇三子一起拉上由此而见王锡爵也是个老狐狸。

万历那边却似乎是人死绝了一点消息也没有王锡爵等了两个月石沉大海。

到了四月包括申时行在内大家都忍无可忍了内阁四名大学士联名上疏要求册立太子。

尝到甜头的万历故伎重演:无论你们说什么我都不理我是皇帝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但他实在低估了手下的这帮老油条对付油盐不进的人他们一向都是有办法的。

几天后万历同时收到了四份奏疏分别是申时行王锡爵许国王家屏四位内阁大学士的辞职报告理由多种多样有说身体不好有说事务繁忙难以继任的反正一句话不干了。

自万历退居二线以来国家事务基本全靠内阁内阁一共就四个人要是都走了万历就得累死。

没办法皇帝大人只好现身找内阁的几位同志谈判好说歹说就差求饶了并且当场表态会在近期解决这一问题。

内阁的几位大人总算给了点面子一番交头接耳之后上报皇帝:病的还是病忙的还是忙但考虑到工作需要王家屏大学士愿意顾全大局继续干活。

万历窃喜。

131o

因为这位兄弟的策略叫拖一天是一天拖到这帮老家伙都退了皇三子也大了到时木已成舟不同意也得同意。这次内阁算是上当了。

然而上当的人只有他。

因为他从未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留下来的偏偏是王家屏呢

王家凭山西大同人隆庆二年进士简单地说这是个不上道的人。

王家屏的科举成绩很好被选为庶吉士还编过世宗实录应该说是很有前途的可一直以来他都没啥进步原因很简单高拱当政的时候他曾上书弹劾高拱的亲戚高辅派人找他谈话让他给点面子他说不行。

张居正当政的时候他搞非暴力不合作照常上班就是不靠拢上级张居正刚病倒的时候许多人都去祈福表示忠心有人拉他一起去他说不去。

张居正死了万历十二年他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此时的内阁已经有了申时行王锡爵许国三个人他排第四。按规矩这位甩尾巴的新人应该老实点可他偏偏是个异类每次内阁讨论问题即使大家都同意他觉得不对就反对。即使大家都反对他觉得对就同意。

他就这么在内阁里硬挺了六年谁见了都怕申时行拿他也没办法更有甚者写辞职信时别人的理由都是身体有病工作太忙他却别出一格说是天下大旱作为内阁成员负有责任应该辞职久旱乞罢。

把他留下来就是折腾万历的。

几天后礼部尚书于慎行上书催促皇帝册立太子语言比较激烈万历也比较生气罚了他三个月工资。

事情的生应该还算正常不正常的是事情的结局。

换在以往申时行已经开始挥舞铁锹和稀泥了先安慰皇帝再安抚大臣最后你好我好大家好收工。

相比而言王家屏要轻松得多因为他只有一个意见支持于慎行。

1311

工资还没扣他就即刻上书为于慎行辩解说了一大通道理把万历同志的脾气活活顶了回去。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一次万历没有火。

因为他不了火事情很清楚内阁四个人走了三个留下来的这个还是个二杆子明摆着是要为难自己。而且这位坚持战斗的王大人还说不得再闹腾一次没准就走人了到时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可是光忍还不够言官大臣赤膊上阵内阁打黑枪明里暗里都来比逼宫还狠不给个说法是熬不过去了。

几天后一个太监找到了王家屏向他传达了皇帝的谕令:

册立太子的事情我准备明年办不要再烦扰我了。

王家屏顿时喜出望外然而这句话还没有讲完:

如果还有人敢就此事上书就到十五岁再说

朱常洛是万历十年出生的万历出谕令的时间是万历十八年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再敢闹腾这事就六年后再办

虽然不是无条件投降但终究还是有了个说法经过长达五年的斗争大臣们胜利了至少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事情解决了王家屏兴奋了兴奋之余就干了一件事。

他把皇帝的这道谕令告诉了礼部而第一个获知消息的人正是礼部尚书于慎行。

于慎行欣喜若狂当即上书告诉皇帝:

此事我刚刚知道已经通报给朝廷众官员要求他们耐心等候。

万历气得差点吐了白沫。

因为万历给王家屏的并不是正规的圣旨而是托太监传达的口谕看上去似乎没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有深刻政治用意的举动。

其实在古代君无戏言这句话基本是胡扯皇帝也是人时不时编个瞎话吹吹牛也很正常真正说了就要办的只有圣旨。白纸黑字写在上面糊弄不过去。所以万历才派太监给王家屏传话而他的用意很简单:这件事情我心里有谱但现在还不能办先跟你通个气以后遇事别跟我对着干咱们慢慢来。

皇帝大人原本以为王大学士好歹在朝廷混了几十年这点觉悟应该还有可没想到这位一根筋的仁兄竟然把事情捅了出去密谈变成了公告被逼上梁山了。

他当即派出太监前去内阁质问王家屏却得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答案。

1312

王家屏是这样辩解的:

册立太子是大事之前许多大臣都曾因上疏被罚我一个人定不了又被许多大臣误会只好把陛下的旨意传达出去以消除大家的疑虑以释众惑。

这番话的真正意思大致是这样的:我并非不知道你的用意但现在我的压力也很大许多人都在骂我我也没办法只好把陛下拉出来背黑锅了。

虽然不上道也是个老狐狸。

既然如此就只好将错就错了几天后万历正式下圣旨:

关于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事情我已经定了说话算数诚待天下等长子到了十岁我自然会下旨到时册立出阁读书之类的事情一并解决就不麻烦你们再催了。

长子十岁是万历十九年也就是下一年皇帝的意思很明确我已经同意册立长子你们也不用绕弯子搞什么出阁读书之类的把戏让老子清净一年明年就立了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内阁的几位仁兄境况也突然大为改观有病的病好了忙的也不忙了除王锡爵母亲有病回家去了真的外大家都回来了。

剩下来的就是等了。一晃就到了万历二十年春节过了春天过了都快要开西瓜了万历那里一点消息都没有。

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这就没意思了。

可是万历二十年毕竟还没过之前已经约好要是贸然上书催他万一被认定毁约推迟册立违反合同的责任谁都负担不起而且皇上到底是皇上你上疏说他耍赖似乎也不太妥当。

一些脑子活的言官大臣就开始琢磨既要敲打皇帝又不能留把柄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替代目标申时行。

没办法申大人谁让你是辅呢也只好让你去扛了。

很快一封名为论辅臣科臣疏的奏疏送到了内阁其主要内容是弹劾申时行专权跋扈压制言官使得正确意见得不到执行。

可怜申辅一辈子和稀泥东挖砖西补墙累得半死临了还要被人玩一把此文言辞尖锐指东打西指桑骂槐可谓是政治文本的典范。

文章作者是南京礼部主事汤显祖除此文外他还写过另一部更有名的著作牡丹亭。

相邻推荐:长生仙缘:从照顾道兄妻女开始传奇浪潮十八年异世界征服手册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明朝那些事儿